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2025年招生指南时间: 2025-04-04 09:11:16 | 作者: 产品类型 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始建于1973年,是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仅有的一所技工院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通州区工匠学院。 学院“一校三址”,通州校区位于宋庄镇徐辛庄;朝阳校区位于北京“798”艺术产业园;东城校区位于东四四条。 学院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北京电子信息、中国航天电子装备以及首都城市运行保障三大关键产业。学制教育分为,预备技师(三年制中级工班+三年制预备技师班);技师(三年制中级工班+二年制高级工班+二年制技师班),每阶段毕业均可考取相应等级技能证书;中级工毕业后可考取成人大学专科学历或成人本科学历。 学院与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北京电控旗下的北方华创和燕东微电子公司,成立“电控芯技能学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达成校企战略合作,与航天三院共建“飞航电子装备技能人才中心”;与首都机场集团所属企业联合成立“博维机场运维学院”“空港动力能源技术学院”,此外,学院还与中央电视台、北京各大医院、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等城市运行保障类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覆盖传媒、医疗、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全面服务城市发展。 学院定期举办毕业实习生校企合作双选会,合作单位已达 70余家。多年来,学院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 学院拥有设施先进完备的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多功能室内运动馆、灯光篮球场、足球运动场;拥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制冷与空调、网络安全3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校企共建4座教学实训中心,能够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学习、实训、取证的需要。 学院拥有一支以正高级职称教师、专业带头人、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市职教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等组成的工匠之师。学院长期聘请航天科工集团技能大师到校执教。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打造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学院拥有一支以正高级职称教师、专业带头人、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市职教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等组成的工匠之师。学院长期聘请航天科工集团技能大师到校执教。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学院牵头组织北京市9个项目参赛,13名选手摘得1银1铜6个优胜。学生王俊杰获制冷与空调项目全国第二名摘取银牌,晋级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学院教练团队集训的航天企业选手杨鹏伟获电子技术项目铜牌,在最高规格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实现奖牌零突破。 王俊杰获制冷与空调(世赛选拔)项目银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同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杨鹏伟获电子技术(国赛精选)项目铜牌,同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由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北京选拔组委会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后被推荐为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学院始终把学生高质量就业放在工作首位,每年召开校企合作双选会,累计为航天科工集团、科技集团输送约900名毕业生,为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累计输送约300名毕业生,为北方华创集团和燕东微累计输送近300名毕业生。就业供需比保持在 1:3左右。多年来,学院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行业企业,具备电子科技类产品设计、装配、调试、维修等专业能力,达到广电和通信设施电子装接工或广电和通信设施调试工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集成电路制造类相关企业,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设备维保等专业能力,达到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电工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工业机器人生产、调试、专用设备制造等智能装备和产线应用的行业企业,具备智能装备装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专业能力,达到电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运维员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培育学生掌握制冷设备的基础原理、构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诊断修复的核心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现场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和仪器进行设备检修与技术改造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楼宇自动化系统(如暖通空调、供配电、照明、消防、安防、电梯控制等)的设施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物联网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在物联网产业链中从事设施安装与调试、系统集成、应用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为城市运行保障类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维修电工、弱电维修、会议保障等相关岗位群所需的高级工、预备技师等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适应首都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客运组织、车站设备正常运行维护、交通供电、交通安全管理、信号设备维护、通信基础与设备维护等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配置、安全检测、安全评估、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和应急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在制造业、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大数据服务等企业,从事电工、工业网络维护、大数据分析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